新聞專區
News

站內搜索

低碳發展契合廣東“轉型升級”

日期:2012-02-18

 

| 2011-12-16
A29| 專題•碳路先鋒| By 鐘嘯
 
低碳發展契合廣東“轉型升級”
 
  
●談趨勢
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進來!
——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主任、高級工程師江崢這次“南方低碳年度標杆”的評選方法很多都是以定性研究為主,且在研究範圍上也分得較粗,沒有根據企業的特點進行區分研究,但也給我們一個示,那就是無論是新興企業還是傳統企業都能夠有自己的低碳發展思路,我們看到即使是陶瓷企業這種高耗能企業也能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有所作為,像“萬峰石材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東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達意隆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嘉俊陶瓷有限公司”都是這裡面的代表。
 
在這些企業的帶動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從中看到自己的低碳發展機遇,從而為自己找到最合適的發展路徑。而隨著企業的增多,我們也將在評價企業的低碳發展成果時對其行業進行細分,從而推動更多的量化研究,甚至可以根據企業規模、企業業務範圍等多種維度做出更加精確的細分比較,進一步豐富我們的研究成果,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加清晰的指導。
 
——廣東省低碳發展促進會高級工程師魏強低碳發展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的轉變,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深植。這就如同廣東的“轉型升級”之路,不僅僅是產業結構的調整,更應該是整個社會系統運作方式的升級。在這次的評比中,我們看到了更多的企業、更多的園區、更多的社區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著努力,其中有很多方式就頗值得借鑒。
例如百事可樂,在推動自身低碳發展的過程中,就非常重視宣傳、分享和透明的披露,這就能夠在企業當中形成一種共同行動的氛圍,也利於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進來,共同參與,這不僅為企業提升生產技術提供了參考,更為企業借力低碳與社會進行溝通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案例。
 
園區的例子就更加明顯,我們看到中企綠色總部廣佛基地這樣的優秀案例,在使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供應熱量的基礎上,更在探索全面搭建一個高水平、國際先進的低碳公共服務機構和平台,建設一個國際先進水平的碳排放信息平台,確保全天候、及時動態地準確公佈各種碳排放源的碳排放信息。這也充分說明瞭我省“騰籠換鳥”的發展思路實實在在推動了一批上水平、有技術含量的園區的誕生,他們的著眼方向已經定位在了未來。
 
而在此基礎上,廣大社區的參與就更加讓人感覺到廣大市民對低碳發展的認同,並已經深入到日常的生活當中去。以金山谷花園為例,該社區積極推動低碳標準,將多項標準做出了良好的嘗試,我們看到了一個自發追求幸福、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圍。
 
由此可見,這場低碳大潮將融入整個廣東“轉型升級”的大潮中,並實現有效助力!
●談困難
低碳概念尚待細化
——暨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博士楊恢東低碳發展這個概念也是最近幾年才提出來的,很多模式其實並不成型,大家都在不斷地探索當中。在我看來,整個概念應該分為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首先,從節流這個層面上來講,節水、節電自然不用說,現在我們看到很多節能建築、節能生產的概念都層出不窮,這些就需要進一步理清其概念。
 
而開源的角度也是這個問題,發展新能源是其中的重頭戲,但是很多新能源發展過程中也在經歷著標準缺失的問題,大量基礎性工作都需要慢慢摸索。
 
但是並不是說,我們現在就什麼都做不了,我想努力去做是第一步!看到廣東明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努力,我們就非常高興,該企業與多家著名院校、科研機構聯合進行自動化和環保設備的研發製造,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示範企業。推動處理設備及環保設備的升級換代,提高資源的加收率。通過對廢舊金屬、塑料等回收其中有用部分,實現“變廢為寶”。相比于傳統的金屬冶煉耗能與垃圾處理耗能,年可減少能源消耗80.725萬噸標準煤,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1.81萬噸。
 
我想以“龍頭企業”為標準來制定行業發展方向的路子完全可行,我們也更期待這些企業有更好的表現。
 
社會應正確看待探索過程中的挫折——廣東省技術經濟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陳子教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這在能源領域也不例外。我們看到如今很多能源企業都經歷了系統性的問題,日本地震所引發的核泄漏問題讓全世界都在質疑核能的發展,歐美等國取消補貼導致全球光伏企業失去了扶植的土壤,我們在反思這些問題的同時,是否也應當思考一下,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發展中的挫折?
 
在我看來,對於核能的質疑,社會上的很多思潮就略顯偏頗。我們要注意到日本福島核電站使用的是60年代的第一代技術,且在運轉超過30年的背景下遭遇了極端情況,所以才會發生泄漏,如果因此就全盤否認核電的安全性顯然是不科學的。
而核電的發展也有其必要性。就以廣東來說,預計2015年,廣東省的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6060億度,“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高達9.2%,而2020年,廣東全社會用電量更將沖高至7800億度,“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率高達5.2%,南粵能源多元化之路急需再下一城。
 
廣東曾憑借著搶先發展核電而享受到了先發優勢,我覺得現在應該多總結如何在保安全的情況下推動發展,而不是因噎廢食,全盤推倒,這還需要全社會的正確認識。我們不也看到了嗎?中廣核集團所遞送的材料中,清晰地說明瞭它在低碳發展中的巨大優勢,這都需要社會的理性認識。
 
●談出路
低碳發展離不開科技推動與政府扶持——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匡耀求低碳發展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優化全社會的能源結構問題,在這裡我認為缺不了科技的進步和政策扶持。
 
就以風電產業來說吧,我們看到了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展很快,為什麼?這當然首先源於其本身對整個風電技術的鑽研。2010年該公司研發投入16800萬元,占銷售收入3.5%。公司同時承擔了多項國家“863”計劃、國家支撐計劃、省重大科技專項、省部產學研項目、粵港重大招標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重要課題,並申報國家專利57項,授權37項,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也有賴于國家對整個風電產業的指導和扶植,截至201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42.3GW,超過美國的40.2GW,成為最大的風電國家。此時,國家能源局也在研究制定有關規範風電項目審批制度的管理辦法,從而規範風電產業的發展,一旦做好了良好的布局,那麼風電產業的經濟性就能進一步彰顯出來。這個道理很簡單,風電的發電價格雖然現在不如火電,但是我們要看到煤炭的稀缺性,火電價格走高趨勢不減,風電的經濟性正在日益凸顯,國家正是看到了這個方面才開始對風電進行優化布局,並提供了各種補貼以扶植該產業發展。
 
由此可見,在這個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科技進步和國家的產業扶植是缺一不可的。
多元參與才能有利於低碳發展正確推廣——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曾昭文很多人談到低碳發展就單一地想到企業或者政府,這種觀點是不對的,整個社會低碳發展思路的推廣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推動。
 
就以“低碳建築”的標準制定來看吧,建築能耗占全社會的1/3,人人都知道“低碳建築”的標準很重要,但是單獨依靠房地產商是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不能。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必然導致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很多可以統一的資源難以統一起來,行業參與者也會無所適從。
 

這時候,政府和第三方機構就要充分展開資源整合思路,擴大資源配置的範圍,同時也將各項成果規範下來,並大力宣傳,讓公接受新的發展理念。在低碳發展的道路上,企業、政府和廣大市民都應該積極參與進來。

<< 返回